之前有看过一部日剧,名字叫《我不是结不了婚,而是不想结婚》,也叫作《我选择了不结婚》。观点很鲜明的剧名。
39岁的女主角橘雅是个医生,事业有成,也非常漂亮,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自然是大家视线的焦点。当大家围在橘雅的身边聊天时,有人不经意间问了句“橘已经结婚了吧?”
大家内心其实都没有期待,理所当然地,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这只是社交场合的客套问话罢了。橘雅却表示自己既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
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大家反应过来之后纷纷安慰橘雅,你一言我一语让人插不进嘴,面带略显夸张的同情与慌乱,作为观众的我都有些无奈:不结婚,听起来真的如此悲惨吗?
这时候,橘雅说:“我不是结不了婚,而是我选择了不结婚。”
不婚主义…?
不婚主义是个新名词。如果时光往回走几年,这个名词可能很少人听到,更谈不上流传。然而这几年,你走在大街上,待在办公室,或穿梭于小胡同,都会偶尔听到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从 2013 年到 2018 年结婚率五连降。可见,“不婚”不仅仅是一个上了热搜的新词,而且成为了一种新的恋爱婚姻观念。
若干年前,在“不婚主义”这个词还没火起来之前,徐静蕾就已经是被神化的不婚主义文艺女青年。若干年后,徐静蕾在真人秀上说,自己从来没说过不婚,顶多就是婚姻无所谓。
在采访之中,徐静蕾也曾经表达过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对于不婚主义,不同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定义。有的人是真实地厌恶婚姻,不管是出于对童年的阴影,还是对现实的慎重考量,他们是无论怎样都不打算结婚的;而另一些人,可能更多的是婚姻无所谓者,认为婚姻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遇到对的人,婚姻才是水到渠成的。
结婚不是最终目的,两个人共同的快乐才应该是追寻的目标。两个人在一起会比一个人的时候过得更好,这才是婚姻存在的意义。
不婚主义不应该被当成一种噱头,或者是“很酷的头衔”,也不应该是一种逃避的态度,而应该是对自我需求的一种理性思考。不是我今天失恋了,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就成为了一名不婚主义的拥护者,而是真正对自己进行了一次“灵魂拷问”,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知道对于自己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
“随处可见”的催婚
说起催婚,虽然国外也有,但是总觉得还是带着点“中国特色”。这可能跟热闹的春节和探亲时会碰到非常关心你人生大事的三姑六婆不无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海量信息得以通过狭小的屏幕奔涌到眼前,这几年的春节,催婚和相亲的话题似乎都格外火。每年的这个时候,各种有关催婚、相亲的烦恼和抱怨都能在社交平台这个出口得到宣泄,并引发网友们的共鸣;各种段子也在网络走红,逗得我们捧腹一笑的同时,又不免有些辛酸。
除了微博等社交平台,媒体对“催婚”这一现象也有报道。留意了一下澎湃新闻的网站,搜索了一下“催婚”这个关键词,发现涉及到催婚的新闻报道还蛮多的,有些看起来还挺吓人的。
澎湃新闻搜索关键词“催婚”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催婚只是个吸引人们点击阅读文章的噱头的可能性,但是,正是因为催婚现象已经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成为大家的忍俊不禁和无奈辛酸,它才能被作为噱头使用,才能够成为吸引大众阅读的手段。
寒假跟着妈妈一起,在客厅里看了当时很火的真人秀《我家那闺女》。看完之后的感觉是:节目里的有些父母显得比较着急。有媒体做过不完全统计:仅节目前3期,四名女嘉宾就被催婚23次;录制节目时也是安排各路好友轮番上阵,口头劝婚或直接介绍对象。有网友将《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和芒果TV正在播出的另一档《女儿们的恋爱》(节目以“爸爸们光明正大看女儿谈恋爱”为核心),并称为“催婚三部曲”。节目频频催婚的现象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微博话题#我家那闺女是催婚节目吗#阅读量为3.7亿、讨论量为3.9万。
《我家那闺女》催婚时长占比
图源:新京报
我记得《我家的闺女》其中有一集,吴昕和妈妈一起去美容室,然后又去火锅店吃饭,吴昕还亲手给妈妈做了个火锅。本来母女二人一起逛街吃饭,气氛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但是吴昕妈妈见缝插针,在聊天的间隙中,屡次提起婚恋话题,一言不合就开始催婚,甚至想让吴昕“工作停止一年”,解决婚姻大事,让嘉宾们都觉得好笑又无奈。
吴昕的妈妈在节目中屡次催婚
尽管综艺节目具有一定的节目效果,为了渲染话题对催婚现象有所夸大,但不得不说,“催婚三部曲”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父母们的焦虑和子女们的无奈。
婚恋观念在不断地发展。父母一代认为婚姻是人生的必需品,“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到了年纪怎么能还不愁结婚的事情呢!第2期节目中,主持人刘欣然问到“只有女儿结婚生子,才能够证明她是幸福的、完整的吗?”,几位父亲马上得出一致认同的结论。通过几档父母亲参与的观察类综艺节目,我们也可以看到,老一辈对婚姻大事相当关心。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了。他们觉得,自己一个人生活也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是更好),找不到合适的人,为什么非得结婚呢?他们可以有事业,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可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有不少人认为,婚姻已经不再是必需品了。他们不再想着“一定要结婚”,他们觉得“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他们期待“遇到对的人才结婚”,婚姻应该是浪漫的邂逅和理所当然的结合,而不是到时间就得随便挑一间进去的牢不可破的牢笼。他们不是不能结婚,而是不想结婚,或者说,不想草率地结婚。
他们选择了不结婚。
《我家那闺女》里,Papi说:“切忌病急乱投医。”
不婚主义的趋势
今年春节,澎湃推出了一条数据新闻《数说|春节催婚旺季将至,其实你们和爸妈说的都没错》。澎湃新闻使用问卷调查了常见的催婚话术,并从数据角度剖析了催婚对话中常出现的六句话。社会背景的差异,年代的不同,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婚姻的看法上存在着代沟。
同时,受教育程度、生活地区、城乡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平均初婚年龄。
中国新闻周刊一项调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结婚人数301.7万对,与五年前同期结婚人数相比,下降了29.54%。另外,不婚族在85前的群体中占比不足10%,但在85后和95后的占比分别达到了13%和18%。这就是说,在未来,可能5个95后年轻人中,就有一个不婚族:不想结婚,也不想组建成家庭。
不婚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年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了。
不婚主义者还有贴吧等社群
“催婚”的背后,还是沟通的问题
网络上,不少人的言辞之间甚至透露着“催婚=催命”的意味,甚至不少主流媒体都开始有成为“标题党”的倾向,以催婚标题,发布一些耸人听闻的报道,实际上也在无意间助长了消极的或是煽动性的言论。催婚,真的这么可怕吗?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父母催婚大多源于对子女的爱。父母一辈的观念大多认为结婚就是好的,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幸福,所以他们迫切希望子女能够成家,早日安稳下来,不用再在风雨中奔波,希望他们也有个温暖的居所。
父母们觉得他们认为的“好”和生活最后的终点就是家庭,因此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希望子女能快点享受到这份“好”。但是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甚至是作为不婚主义的我们却觉得生活还有很多的诗和远方,或者是,生活已经太多的苟且了,因此不愿再平添一分柴米油盐的愁。不过虽然我们有着自己的看法,但是仔细想想,父母和亲戚们急切的关心恼人,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被人关心的熨帖。我们当然是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但是换位思考一下,理解一下父母们,多跟父母沟通自己的想法,也许会让双方的焦虑都少一些。
但是确实,不少家庭的催婚也存在着很不理性的现象。从这种角度来说,不理性不合理地催婚确实是相当可怕的。父母害怕子女孤独终老,老无所依,这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有些父母亲戚,过度关心下一代的私人生活,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压力;有因相亲失败而不断逼迫和谩骂子女的家长,也有着给子女灌输极端传统的价值观的例子……适当的劝说我们尚且还能无奈一笑,打打马虎眼,过度极端的态度只会令人恐惧。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方式,却是同样的爱,本质上来说,我和爸妈都没错。只是,双方理性地思考,合理地沟通相当必要。毕竟,无论出于什么,谁都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绑架他人。
文案:容悦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编辑:容悦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文章来源:一条用脚行走的鱼,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